在建筑发展迅速的今天,梁,板,柱,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组成形式多种多样,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问题上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今天江苏加固公司分享下混凝土植筋标准规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筋,又称之为种筋,是在原有的混凝土基础上打孔,然后在孔中加入植筋胶和钢筋,利用植筋胶锁键握紧力的作用将钢筋锚固到混凝土中的一种连接技术。植筋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钢筋填埋过程中的偏移、连接不牢等问题,在混凝土补筋与建筑加固等工程施工中逐渐普及和广泛应用。下面江苏加固公司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混凝土植筋标准规范。
一、植筋的主要规范
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该规范对植筋技术有详细的规定。例如,GB50367-2013版本中明确规定了植筋用的胶粘剂类型、植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
植筋的深度和间距等关键参数。胶粘剂应采用改性环氧类结构胶粘剂或改性乙烯基酯类结构胶粘剂,当植筋直径大于22mm时,应采用A级胶。植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其他结构构件时,不得低于
C20。
植筋应使用热轧带肋钢筋,不得使用光圆钢筋。
植筋深度范围内的箍筋应小于等于100mm,不满足需进行防劈裂加固处理。
2、《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该规程也对植筋技术有相关规定,并与GB50367规范相互补充。例如,JGJ145-2013版本中详细描述了植筋的施工工艺、质量
验收标准等。规程中明确了植筋的间距、边距以及植筋胶的选择等关键要点。
二、植筋技术的关键参数
1、植筋深度
植筋深度是影响植筋锚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植筋深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应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
求。植筋深度也可通过规范公式计算确定,而不是直接同现浇构件的37d等固定值。
2、植筋间距与边距
植筋的间距和边距应满足规范限值,以确保植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性能。具体的间距和边距值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3、植筋胶的选择
植筋胶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粘结强度、固化时间、耐久性等。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植筋胶。
三、植筋施工的质量控制
1、施工前的准备
在植筋施工前,应对原结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确保满足植筋的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植筋的深度、间距、边距等关键参数。
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植筋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包括钻孔、清孔、注胶、植筋等步骤。在钻孔过程中,应避免对混凝土基材造成过大的损伤。在注胶过程中,应确保胶粘剂均匀填充于孔内,并避免产生气泡和空隙。
3、施工后的验收
植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包括外观检查、拉拔试验等。
拉拔试验是验证植筋锚固性能的重要手段,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四、其他注意事项
1、环境因素的影响
植筋的长期使用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处于特殊环境(如高温、高湿、介质腐蚀等)的混凝土结构采用植筋技术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植筋的适用范围
植筋技术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含纵向受力钢筋一侧配筋率小于0.2%的构件)。
综上所述,混凝土植筋的标准规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主要规范及条款、关键参数、质量控制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在实际工程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来确定具体的植筋方案。